ldquo妈妈,你也会死吗rdqu
程少为预约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05703.html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我们该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每个人都害怕死亡。在死亡面前,我们感到深深的无力,所以我们也害怕谈论它,以至于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回避“死”这个词,提及或是谈论死亡都成为了一种禁忌。其实,孩子对死亡的感知异常的敏锐。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初遇死亡,“死到哪里去了”“妈妈,我很久没有见到曾外婆了。”“是的,曾外婆去世了。”“什么叫去世了?”“就是曾外婆死了,我们再也见不到她了。”“那她死到哪里去了?”这是女儿三四岁时与我的对话,这也是她第一次听说了“死亡”。孩子理解的死亡就是离别,而日常生活中的离别让她反复体验到,见不到的人还在某个地方,他还会再回来,我还能见到他。玩弄“死亡”,拒绝互动“泡泡,快来洗澡。”泡泡往沙发上一躺,说:“我死了。”“泡泡,来,吃饭了。”“啊,我死了。”儿子三四岁时,有段时间很喜欢这样的对话,经常对我们说“我死了”。这是孩子对死亡的又一层理解:“我死了”,意味着我无法回应你。这说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从生活中隐约了解到,死去的人不会再与我们有互动,我们永远也无法唤起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对我们作任何的回应。孩子从中体验到的是拒绝,因此,他也用“装死”的方式来拒绝我们,并由此来体验对人际关系的掌控感。见证死亡,告诉我真相六岁的侄女儿问爷爷。“爷爷,我的爸爸究竟是睡着了,还是死了?”“你的爸爸死了。”“哦。”六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生老病死,能明白死亡是不可逆的。大多数孩子会认为死亡是很遥远的,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会认为自己能超越死亡。但如果有家人去世,孩子需要知道真相,刻意隐瞒会让孩子感到被欺骗或被抛弃了。体验“死亡”12岁的萱萱撸起袖子,伸出手臂:“看,这条是我拿圆锥画的。”“这有什么,我心情不好的时候,还用美工刀画呢。我才不怕死呢。”“你才一条,你们看我的,我有三条。”这样的情形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很可能也有我们自己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在碰到挫折时更容易做出一些自伤、甚至自残的行为。有时,孩子们之间还会以此进行攀比,看谁“更勇敢”。其实,他们对“死亡”有着自己的理解——以身体的疼痛来体验活着的感觉。除了肉体方面,孩子们在生活中会经历更多的象征层面的“死亡”。青春期和毕业班的孩子就处于这个特殊阶段。他们已经明白死亡是一种永恒的丧失,而他们的内心也正经历着这种“丧失”。比如,青春期的开始也意味着童年期的结束,生理上的变化不断地在提醒着他们,童年时光一去不复返,他们正在失去一些“孩子”的特权。毕业班的孩子们也会因为即将告别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老师、同学而感到悲伤。这个时候,他们的丧失感会变得强烈,有的孩子甚至会有身体反应。孩子对死亡的理解,是一个过程,所以,死亡教育也是一个过程。帮助孩子理解和面对死亡,需要极大的勇气,却会给予孩子一段宝贵的人生体验。这样与孩子谈论死亡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回避与孩子谈论死亡,甚至回避说“死”这个字。或许是因为我们自己难以面对丧失,我们还有没处理完的伤痛,还有没完成的告别,还有对不可控的恐惧……所以,我们首先要关照自己,先处理好自己有关丧失的议题,才有能力去承接在与孩子谈论死亡话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和反应。这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开始与孩子谈论死亡。有一些方法可以试试:1、接纳脆弱,允许悲伤“妈妈,小金鱼死了,哇哇哇。”“是的,小金鱼死了,我知道你很难过。”“哇哇哇,那只鸡也没有了,它每天早上都啄门,把我吵醒。它也没有了。”“是的是的,鸡也死了。它每天啄门,叫你起床,你每天早上都会去看它。它死了,你也很伤心。”“妈妈,它还给我下鸡蛋的,每天都有一个。哇哇哇,可是它也没有了。”我们要接纳孩子的脆弱,允许他们表达悲伤。《头脑特工队》中的忧忧说:“悲伤能让我停下来,不被生活的重担击垮。”哭泣或许不能解决问题,但可以给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抱着孩子,让她安心地哭个够。只有充分地哭过了,才能有力量接受失去心爱之物的事实。2、告别仪式不可少莹莹的妈妈从生病到去世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家人为了保护孩子,很少让孩子去探望她的妈妈,最后的丧事也瞒着孩子办的。几个月后的一天,我在楼下院子里碰到了正在跟外公玩耍的莹莹,她天真烂漫的笑容,让我心生慰藉,仿佛看到了早逝的朋友昔日的身影。我笑着走过去打招呼:“嗨,莹莹,好久不见。”孩子怔怔地看着我,突然狠狠地对我“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孩子的那声“哼”,是在说:你是乐乐的妈妈;乐乐有妈妈,我没有,所以我讨厌看见你。那句“哼”里,也有对妈妈的爱与恨:妈妈,你为什么突然抛下我?我们常常以“保护孩子”的方式,对孩子隐瞒真相。在我们为死者生前生后忙碌的过程中,我们部分地完成了告别和哀悼的仪式,可是被“保护”的孩子,却缺少了这个过程,至亲的死亡对他们而言变成了突然降临的恐惧。同时,在刻意的隐瞒中,孩子能敏锐地感受到大人们不愿意谈论这件事,这又使得孩子的恐惧、悲伤、愤怒等复杂的情绪没有出口。当悲伤不被看见,哀悼就无法完成,我们的内心就会一直停留在过去,没有办法开始新的生活。所以,一个郑重的告别仪式很必要。比如,我们可以以特定的形式与孩子一起对去世的亲人表达思念,并跟他们说“再见”,但会永远把他放在心里。告别仪式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次数,重要的是把对逝者来不及说的话都说出来,而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哀伤的表达,只有哀伤得到了尽情的宣泄,我们才能真正与过去告别,与逝者建立新的连接方式,并能再次安心地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孩子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我好好地活着,是对你最好的思念。”有很多童书可以帮助我们与孩子一起完成告别仪式。比如,贝贝熊系列《我爱小金鱼》,还有《爷爷变成了幽灵》。也有很多童书能帮助孩子理解死亡,了解生命。比如,《爷爷没有穿西装》《鸭子遇到死神》《一片叶子落下来》《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与孩子一起读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耐心等待,给孩子时间(丧礼中)女儿对我说:“妈妈,表妹虽然看起来很疯的样子,其实她很难过,我知道她是装出来的。”……三年后,侄女儿旅游回来。“姑姑,我在泰国的时候,碰到一个小朋友,他说,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我跟他说,我的爸爸还死了呢。”与成人一样,孩子有自己的方式和节奏面对死亡。当初孩子的“装疯”,是一种自我保护。她还无法接受父亲突然去世的事实,她需要一个缓冲,也需要一些力量来抵抗家里沉重的气氛。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渐长,孩子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也有力量面对了,所以可以直言自己的不幸,不用再“装”了。4、与大孩子们做专题讨论“如果没有死亡,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没有了死亡,我们的快乐和悲伤也会变少。”“如果没有死亡,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拥挤,我们最后会没有食物,没有空间。”“有始有终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如果人生是无限的,人就会越发觉得生命的无趣。万物都在更新中,人生就是因为接触到各种各样新鲜的东西才显得精彩。”“没有死亡,人不会珍惜生命,生命失去价值。”“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只有死亡是确定的。”“死亡并不可怕,没有死亡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这次疫情,让死亡离我们如此之近,它唤起了我们深深的恐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辩能力,于是,我组织了一场专题讨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生与死”这样的哲学话题感兴趣,引导他们直接对生死话题进行探讨往往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面对自己的死亡恐惧,能从更广的视角来看待死亡、思考活着的意义,并由此感受到,死亡不再面目可憎,反而有些可爱了。只要我们有勇气、不回避,无论以怎样的方式与孩子谈论死亡,都是合适的。我们在给孩子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也害怕死亡,但我不害怕与你一起谈论它。孩子能从我们这里获得力量,并学习接纳和面对自己的脆弱。至于具体到几岁的孩子,应该如何与他解释死亡,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个方法:想像一下,当我们在孩子这么大时,我们希望得到怎样的回答?我相信,你一定有很棒的答案!
上一篇文章: 空姐开始招研究生,浙大教授郑强怒批培养研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End-
作者:程欢,文章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近篇原创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精神分析学习,7年陪伴,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特别提醒:点击上方“五维成长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