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一悠久璀璨的陶瓷发展史

白癜风治疗成功案例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534.html
故乡情04:50来自白浪情

原创作者:侯本文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千年的制陶工艺始终伴随着人们并逐步发展和提高。在我国的鲁中地区有一个陶瓷重镇一博山,古称“颜神镇”(颜神镇在后周就有记载)隶属青州府管辖,清.雍正十二年才建成博山县。主要生产煤炭、陶瓷、琉璃著称于世,陶瓷鼎盛发展时期应在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北方地区发展较早的工业产地之一。在博山陶瓷琉璃博物馆内,可查看到当地几千年来发展的陶瓷琉璃历史。

近年来山头变化得越来越城市化了,东西大路宽阔笔直连接八陡公路,南北大路直通南过境线,北边连接秋泉路,加上原来的老公路,已经形成公路网,公路两边高楼林立,商店成片,车辆如梭,好一个商都城镇。

拆迁重建把河北、万松山这一片面貌全改。河南这一片国家投资要建成修旧如旧`古香古色的旅游度假“古窑村”,以古老的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陶瓷世界驰名,随着国家加大对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文物产地的保护和投资,在众多的陶瓷遗迹中,选择了博山山头“古窑村”为重点的保护与开发点,让千年的陶瓷古镇,以新面貌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把它打造成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及陶瓷艺术的产业小镇。

它依托当地众多的古窑群,明、清时期的部分老宅院,老建筑,老街道,五、六十年代的老厂房设备等,进行了保护性,修旧如旧的开发和改造。当参观的人们行走在过去用石头铺成的石板路上,用笼盆(匣钵)垒的墙,看着这一座座古老的馒头圆窑,老旧的古宅院,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旧厂房时,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如走在那斑驳的岁月之中,它诉说着陶镇的昨天和今天,这也是漫长陶瓷史的见证,也是过去古瓷镇的精华与缩影。

我的老家就是这里一一山头河南西村永胜巷。以前河岸边的小树,经过六七十年的时间也长成了参天大树。原来的河道也都棚起来,在上边建了营业房。

《永胜巷》已经没了,修公路被全占了,《永胜巷》的街碑,只能放在这里让人们怀念。

我老家的地址就是现在山头“古窖村”这一片地方,因修公路把我老家和一条小街(永胜巷)被占用了,地点就是山头红绿灯十字路南这一片。这里是山头地区河南,圆窑密集点之一,从西庄黄崖根窑至李家场到南沟,这一片大大小小的圆窑,有几十座,真是圆窑座座,烟囱林立,作坊成片,小巷丛横。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干活、挑担、推小车的工作人员众多,厂在家里,家里有厂,厂家不分,真是山头有多大,陶瓷厂有多大。我的童年、少年就出生、生长在这片人多杂乱,炉火冲天,窑烟遍地的地方。

当年西庄的大门郭子也很雄伟,上篇题词《铁岭环青》。左图:是南边宋家大院,年至78年,我在此住过博陶宿舍二年之多,古老的大宅院现在也是人去房空。右图:站在西庄郭子外看穿过山头的“岳阳河”。

我祖上几代人都是以制陶业谋生,我爷爷侯光翠(年一年)家族兄弟排行老八,有文化读过私塾,身逢乱世,练就了一身好武功,武德高尚,为人正直,通情达理,徒弟众多,在山头地区很有名气,人称“侯八爷”。在解放前他受邀做过窑厂的会计,窑厂的大掌柜。解放后,博山陶瓷厂成立,爷爷、大爷、姑姑、父母都在博陶工作,我父亲在博陶五车间任书记多年(现在古窑村这一片)。我也在这里干了几年的家属辅助工,就是“脱砖队”,用制瓷的下角料添加粘土,制成泥、脱成砖后,再到窑里去烧,所以这里大部分圆窑里也有我们“脱砖队”的汗水和足迹。

我小时候记得我家的西屋地炉墙,是用大号笼盆朝外垒的墙,就像放东西的多宝阁架子一样,里边放着多套制作唐三彩的“陶模子”,制唐马的、骆驼的、人物的等。小时候我见过我奶奶制作唐三彩的过程,马头、身子、马腿,都是分着做好,晾干后用瓷泥粘在一起,再修理、水磨光、上色,装在专用的合子里,送到窑里去烧。有时候是别人定货,有时候就是自己销售。我小时候淘气,经常偷出模子来做着玩,奶奶发现后是打屁股的,因为模子很贵怕我搞坏了。

我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对我讲,这里每座窑的历史,每座窑都有一个个的故事,有顽强拼搏发家的故事,有突破技术瓶颈发家的传说,也有经营不善,赔光老本的,有保家护厂,战胜自然害的故事,折射着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聪明智慧的点点滴滴。

听爷爷讲,过去一座窑的生产流程,就是一个小社会的方方面面,他曾受邀给人家做过窑厂大掌柜,知道的事情很多,讲诉的事情真不一般。建的窑厂分几种情况,独资的、合资的、租借的几种情况。比如讲合资的,五个股东每人出银元,元建窑建作坊等,经营得好管理有方,就能盈利,大家分红,皆大欢喜。因为种种原因,经营不好就亏本,那就得散伙。“五个股东”不能参加管理,聘请大掌柜,年薪由五个股东先出部分,年底再分。大掌柜组建班子。大掌柜必须是“德高望重,主持公道”之人。下设管家,进货、出货,煤、柴、人员安排等等。会计:登记好进货、出货、带货的各项价格表,提成比例等等。这个班子个个都是精明之人,分工精细各尽职责,细节很多……不然谁都挣不到钱!

古镇变迁

自从听说国家投资要建设改造山头老家的“古窑村”后,在我心中就像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一串串梦幻般的涟漪,久久不能散去……

开始建设后我经常回老家的地方去看看,多么熟悉的街道、宅院、学校、厂房,多少儿时的幸福时光沉淀在这片土地上,激起了我无数的不眠之夜。

山头河南西村古老的建筑,(宋家楼)

山头河南东村古老建筑群,过去是乡贤刘竺丰家(刘家大院)正门。

山头河南东村老街(院落)

山头河南东村古老建筑群(刘家大院)2号门,还有3号门。

山头河南东村刘家大院内“转堂楼”,刘澍滨建于年。(刘龙祥提供)

山头河南东村古老的建筑群和老街道。

山头河南东村“关帝庙”,原山头河南小学,后来是博山陶瓷厂子弟小学。

年我在这里上学,六十多年后重回母校,遥想当年少儿情景感慨万千!

(侯本文留影纪念)

山头河南东村古老建筑群,《侯家楼》建于清.同治二年(年)

年侯本文留影纪念

记得小时候“侯家楼”'小广场路南有一棵千年大槐树,(唐槐)现在已经没有了。(此相片网络照片,供参考)

有多条街道是用大块青石板铺成的路,为了行人与推车人好走,这也是我上学必走的路。

美好难忘的童年趣事

我出生在解放后,生长在红旗下,童年时候社会治安好,老人们工作忙,很少管孩子,在山头稍大点的孩子就开始帮助老人干活了,小的孩子老人们也不管,那时上学自己去,放学后作业也少,有的是时间玩,孩子们凑一起自由结合成群,玩好多游戏,男孩子玩拍画子、滚铁环、打砖老爷、打陀螺、打枣核,女孩子玩,跳方、跳绳、踢毽子、捉迷藏,还有放风筝,到河里摸鱼捉虾等等。晚上在院子里听老人们讲些光怪离奇的各种各样的故事,鬼呀!妖呀!仙呀!吓得晚上不敢出门,早点睡觉。

趣事(烤地瓜)

小时候最爱吃在窑顶上保温土里烤出的地瓜,我家周围几十个圆窑,这座窑不烧那座窑烧,烤地瓜时要等到人家打开窑门以后才能去,没人管了,(有人时不让上窑顶)才爬上窑顶,扒开下边的热保温土,埋好地瓜,等一段时间就熟了,烤出的地瓜特别的甜又香,很好吃!就像吃蜜糖似的,烤土豆、红萝卜都比不上烤出的地瓜好吃。

趣事(烧煎饼)

每当窑上点火第二天后,等到大火无烟时,就可以拿着煎饼去找人家工作人员帮着烧煎饼了,人家都很热情,他拿起长长的火柱擦一下,把煎饼分开搭在火柱杆上,往红红的小窑门里伸进去,嗞啦!一声就抽回,煎饼滿上边一层小花泡,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一边收,一边放,几分钟就烧完了,赶紧包好拿回家吃饭,烧的煎饼比烙的好吃多了。

趣事(坛子肉)

这不是经常吃上的菜,但吃过永不忘,那时候人们肚里油水少,吃着特别香,用当地生产的带盖四鼻陶瓷罐,放入带皮的五花肉或者排骨,加入葱姜盐调料和水,盖好放到在窑门的小台阶上,早上放好中午吃,经过几小时的慢炖,打开盖子就香气四溢,里边的排骨骨头都苏了,肉到嘴里就化了,味道真香!

那是生长在陶瓷窝里的一代人,是欢乐的童年,无忧无愁的童年。

暮然回首似昨天,我辈已进古稀年。

日子虽过得香甜,却难忘那美好的童年。

长长的街道,窄窄的胡同,笼盆垒的墙,石板铺的路。

毛驴拉磨与老牛泥碾

看到了几张毛驴拉磨、老牛泥碾的相片后,勾起了我儿时那远去的回忆,我老家在山头河南西村,祖辈几代人都以制陶业为生。小时候记得在我家北边、东边、西边,都是冒黑烟起红火苗的圆窑,就像燃烧的大蜡烛!还有那低矮的工作室地坑(作坊)冒出的黑烟,阴天气压低时,炝的人都喘不动气。我家也有工作室(作坊),那时叫入社,就把自己家的房子入一部分进厂,在山头地区,家里有厂,厂里有家,厂家是分不清的。我家的西南面是张家制做陶瓷颜料的小作坊,我小时候经常去看毛驴拉磨,毛驴在他家东屋里拉磨时,脖子上挂了个铃铛,叮当叮当的响,真好玩!后来才知道,主人怕它偷懒才给挂上的,铃铛不响了,就知道它不走了,再吆喝赶它走,噢!原来是这么回事。

东南边有个大院子,是本家侯三爷爷家,就是用青土(陶瓷土)制窑泥的牛碾厂,小时候好奇心强,一有空就跑去看老牛转圈圈拉碾,我在旁边不时的喊上几声,吁!吁!驾!驾!老牛根本不理我,还是迈着慢悠悠的步子,拉着那沉重的石碾砣,在那里一圈一圈地转,那石碾砣有一米多高,大约有好几百斤重,要四头牛才能拉动,那大石碾砣在水槽里碾压着水槽里的青土,在石碾的重压和水槽的磨擦下,青土就变成了泥浆,匠人不时的拉着长腔,拿着鞭子高声吆喝着赶老牛们走,还不断的加水加青土,碾压好的泥浆就象小溪一样,顺着小石槽流到下边的大池子里沉淀。灌滿大池子后,把泥浆再提升分池子,两人站在池子两边,每人手握两条绳子,每绳头有木杆抓手,绳子中间是用柳条编的箢子,象荡秋千一样把泥浆从大池子倒在别的池子里,两个人四条绳子配合的想当高超,边工作边唱,技术熟练,造型优美。

泥浆分池子后,让太阳蒸发晒干上面的水份,晾干一段时间后,就成了做瓷碗瓷盘的窑泥了。等到窑泥出池的时候,我把掉在路上或推着窑泥的车上揪一块拿回家,自己做把小手枪、小泥人或者作成甩炮听响声玩……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现在想起来都很有趣。

从矿土到用老牛泥碾压好泥浆,再让太阳晒干水份,制成做瓷器的窑泥,这就是流传千年以来古老的工艺流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年公私合营,

那老牛拉泥碾制窑泥、用手拉坯成型瓷器、靠太阳晒干或烘烤陶瓷生坯、用柴火煤炭烧的馒头圆窑等等,那些陈旧古老的工艺流程生产方式,逐步被半机械化、机械化的生产所代替。

这里是我五十多年前工作过的脱砖厂,宋家楼未变样,脱砖厂地点有点变样,(古窑村门口)

快乐的脱砖队

年我参加了博山陶瓷厂五车间的脱砖队,是家属辅助工,脱砖队就是照顾厂里职工家庭有困难的,让孩子在这里干点活、挣点钱,缓解一下家庭困难,队长是宋道新。脱砖队是到各工作室收集制作碗盆修理下来的下角料,运到砖厂后再添加青土粘土合成软泥,在木框里按压成型后做成的砖,有长条砖、方砖、大砖。上午脱好砖后,在平平的砖场里,横竖排成行,整齐有序,经过修理拍打后,下午就收砖了,插花式的垛起来。那座窑准备烧窑了,我们就先运去,装在窑的烟道里,井字型排列好,大约几百块砖吧,等人家烧完窑出窑以后,我们再钻到窑的烟道里取出砖来,运到发货场,供五车间各单位使用。

队长宋道新高高的个子,和蔼可亲,遇人交谈滿脸笑容,礼貌有佳。他带领的这帮孩子们有说有笑很热闹,在这帮孩子里有:李、路、王、蒋、冯、王同友、我、还有宋本翠,他就象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有耐心,高兴了就喊“去”买个大西瓜来吃,有时中午也搞个小聚餐,大家总围着他师付长师付短的叫,他很开心!每当休息时候,他就在阴凉处开始唱戏了,他喜欢唱京剧里的青衣,唱得很好听,有板有眼,他经常唱的角色有“玉堂春”的苏三,“贵妃醉酒”的杨玉环,唱的很投入,有时跪在地上,有时站着拿架式,那认真劲真象专业演员。他是咱博山京剧界的爱好者,凡是来博山演唱的京剧团,他是必看的。

我们每年干活是4月份至10月份,靠天吃饭的工作,我在脱砖队干了三个年头,博陶“五车间”的大部分窑炉,(现在的古窑村)我们都装过砖,也留有我们脱砖队伙伴们的汗水。

“黄崖根”窑,当年经常在这一带的几座窑里工作搬运砖。

原来的南沟小河,现在也改造的好看多了,小时候这条小河里有鱼、螃蟹、泥鳅、青蛙。

条条幽深的小街,座座古老的圆窑,让人感慨万千。

当年的博山陶瓷厂大门,当年的五车间旧址。

李家场有好几座这样的圆窑,窄窄的小巷。

当年五车间在这里,后来拆了多座圆窑,建的这个专出陶瓷匣钵的隧道窑。

这里原是“五车间”的食堂,也是我父亲(侯兆颜)多年任“五车间”书记时的办公楼。

(侯本文留影)

触景生情,时间真快,我们已经进入古稀之年,再下去多少年,晚辈们还能知道“古窑村”的过去吗?

(年与夫人吕渭芳,重游山头老家的地方留影)

看着这空荡的街道,古老的村庄大部分已是人去房空,昔日的容颜一去不复返了,让人感觉很凄凉。

人生怎能把故乡遗忘,梦里常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古老的村庄,童年的回忆,儿时的时光,巳过七十多载,河岸的老柳树现证这漫长的岁月时光。

美好的祝愿

山头我可爱的家乡,我热爱这片热土,它有着古老过去的辉煌,昨天的繁荣与兴衰,今天巨大的变迁。先进的生产方式,终久会代替落后的生产模式,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谁也阻挡不了!漫长的中华陶瓷史,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记录看一个个时代的故事。

现在恢复“古窑村”让世人们知道这里曾经有千年辉煌的昨天和古老的沧桑岁月,厚重的中华古陶文化,展现了陶瓷发展日新月异新趋势,中国的陶瓷历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来,让人观后回味无穷,感慨万千!

祝愿山头我家乡越来越好走向辉煌!

年元月侯本文创作于双山

编辑:方迎欣《白浪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