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进农家,品田园,学好语文从读诗开
要是说起田园诗,我们都会想到一位伟大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自称五柳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开创了田园文学的潮流。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每一位文学之人张口就来的诗句。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陶渊明老先生写的《归园田居1》,他三十岁左右进入仕途,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去职,归隐田园,开始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告别了官场的尔虞我诈,繁琐应酬,抛弃了功名利禄,逃脱了樊笼,回到了乡下田间,获得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像鸟儿返回树林,像鱼儿回到深池。房前屋后榆树、柳树、桃树、李树都是那么的亲切。鸡鸣犬吠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同坎坷的、令人窒息的官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刻作者的心是自由的,是平静的。
陶渊明出生时家境尚可,但在8岁时,父亲去世,家道衰落,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熟读儒家经典,也曾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但在官场上终究一事无成,终归隐于山林,过起了农家生活,他的农家生活不同于士大夫们的生活,他亲自参加劳作,洋溢着对广大的劳动者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
而如今,我们又有几人能抛下一切步入田野。开车在路上行驶,车前的玻璃似乎也明亮了许多,不算笔直的水泥路,努力地向前延伸,车不必开得太快,路上很难遇见一辆车,在这条路上会车是需要提前找好地方的,马路的两旁种了不少泡桐树,它的叶子是我最喜欢的。路旁的柳树长得有些随性,刚爆发的绿芽,为着枯燥的马路增添了一丝绿色,大树两旁的农田,一块块的非常整齐,在田地里,农民已经开始劳作,他们当中就有我的父母。
记得那年的春耕时节,天色微明,父亲便赶着老黄牛下得了。母亲也便早早地起床,做起了早饭,我最高兴的莫过于去给父亲送饭,提着着一小锅饭,像风一样的向自家地跑去,远远的也听到了父亲调牛的喊声(调牛:调教牛,两头牛拉犁,为了保持土地翻得均匀,对其进行简单的驯化,让牛知道,往左还是往右走)和鞭子抽空的啪啪声。牛嘴上带着用荆条编制的“口罩”(现在都想不起叫什么了),为了防止牛在干活时吃草。看见我过来,到了地头,父亲停了下来,开始吃早饭。而这使得我,别在刚犁的耕地上四处撒欢儿,或跑,或跳,衣服上,鞋里面全是土,父亲是绝不会责骂的,脸一黑,我便拍拍土继续疯玩。
现在的田地里,再也见不到,黄牛耕地的场景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扶拖拉机。中午时,母亲便端出了一盆野菜,配着芝麻辣椒,吃起来很香,坐在屋前的石头上,端着母亲做的面条,三两口便是一碗,母亲看着我空空的碗好是开心。几只鸡在我脚下,捡我吃漏的,踢出去不几时,便又回来了。也许它在想:“你吃我的蛋,我吃你的饭”。
大山渐渐的将太阳吞下,各家各户间接的便从田地里回来了,牛也从山上回来了,鸡也该进圈了,这一刻整个村庄也热闹了起来,饮牛圈牛是男人干的活,女人嘛,一般是在家里做饭的,不多时,邻居上下,便聚在一起吃饭,侃大山,吹大牛,引得邻人哈哈大笑,论国际,谈国事,说的有板有眼,东家长,西家短,辨得清清白白。星星布满了天空,村里面沉寂在黑色中,偶尔能听到几声狗叫。小河流水的声音也清晰可闻。躺在土炕上,不时便已入眠。
这一刻心是安静的,没有了,走路的匆忙,没有了,等红绿灯的急躁,没有了,或咸或甜的快餐。这一刻,停下来看看自己,被世俗困扰,被金钱困扰,我还是我吗?有谁能像陶渊明那样抛弃一切寻求自我的活法,人活着要遵循本心,看清内心,我这样做了吗?你能做到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