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漫谈小城车事多
堵车、停车难
以往我们总觉得堵车、停车难这些事儿都是大城市病,然而这几年都市年轻人春节回家却发现,自己的小城老家,居然也出现了此类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城市经济越来越好,再加上车越来越便宜,于是车越来越多,让小城居民的出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问题。
一、堵车是最大的问题
车多
以往一说堵车,大部分人脑海中会习惯性地浮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实际上,现在的中小城市才真正堵的。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的拥堵指数排行,常被吐槽拥堵的北京也只能屈居第2,上海才排第9,深圳只能排到第37名。名列榜首的是济南,哈尔滨、呼和浩特、合肥、大连和长春等二三线城市占据了前十的大半。
而在更小的没有被统计到的“十八线小城”,你就会看到城中心的双车道主干道被堵得水泄不通。司机在吹着空调的车内急得面红耳赤,烈阳下老太太携着孙子走在树荫下,扇着扇子潇洒地越过了他。
走路比开车快,有时候并不是夸张修辞。
旧中国的马路真的是走马的,而小城的柏油路也不过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规划建设的,就算是那会儿,车这个东西也都是公家的。中国老百姓真正能够拥有私家车,那也是90年代初才真正解禁。
中国经济腾飞后,老百姓越来越有钱,再从年起的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免等一系列促销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开得起车。众所周知,车在中国一直以来都不只是个交通工具,即便是现阶段也还带有身份象征的作用。于是,无论是生产需求还是面子需求,兜里有钱了的小城人纷纷购车,暴增的车辆一下子撑得小城们的路网得了高血压。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资料,截止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17亿辆,相比年增加万辆,增长11.85%。汽车占机动车的比率持续提高,近五年占比从54.93%提高至70.17%,已成为机动车构成主体。
混乱的路口
车多是堵车的一部分原因,而混乱的路口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在挤成一锅粥的狭窄道路上,轿车、SUV、中小货车、农用三轮、残摩、摩托车和占道摊位鱼龙混杂,时不时还有电动车和行人灵活地穿行其中,鸣笛、加塞和逆行络绎不绝,浑然一副泥沙俱下的景象。
这种景象往往出现在不规则三岔口、窄弯以及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尤其是在小城,在中心区也会出现无灯孔路口。小城密集的窄路网使得路口非常多,如此大的汽车量,如果每一个路口都设置红绿灯,反倒会让同行效率更低下,堵得更严重。一时没有办法,只好取消。
虽说交规里有对无灯无指挥的路口有让行规定,但大部分人显然并不了解也并不在意。堵成这样也就不奇怪了。
在这样的混乱中,行人的路权不可避免地也被侵占。就算小城节奏再慢,可在这样的路口过马路等红灯,怕是永远也过不去。无奈的交通环境和人车双方缺失的交通意识教育,中国式过马路在这里变成了加强版。
又堵又乱,怎么解决?
堵车在全世界都是大难题,更何况是这种历史发展所造成的客观原因,小城显然不具备高超的治理手段和经济能力。不过这事儿有个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也是几乎所有城市都使用的,那就是开新区。
概念图
老城区落后于时代,可即便是棚改也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那太贵了。反倒是扩大城区面积,在紧挨着的闲置土地上建设新城区要便宜的多,毕竟白纸好作画嘛。
只不过,老城区毕竟发展多年,商业多人气高,小城人总觉得老城区才有味道,多得是新城区开发多年依旧冷冷清清。这得慢慢来。
二、停车难
车多了以后,开动起来那就是堵,停下来就是占地儿。住在新城区的还好说,住在老城区的可就麻烦了。
一般来说,你要是跟小城居民说要收停车费,那肯定是一脸懵逼,继而怒吼:停个车还要钱?!
大多小城是执行不起来大城市那样的停车位规划的,一方面是因为倡导者会被乡亲父老喷得狗血淋头,一方面确实是小城路边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所以治理的时候更多的是一刀切——禁停。
另一方面,一些小城仍有不少城中村以及曾经由城中村改造而来的沿街商铺,车主很合情合理就停在家门口,然而几十年前规划的时候显然是没想到经济发展这么快,自然也不可能有专门的停车区域。
好在小城是个熟人社会,街坊邻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互相之间无论是和谐商量也好,争吵也好,总归是“摩擦”出了一个停车“公约”。
所以,在小城开车,挪车卡是必备。
晃瞎眼的远光灯、两极分化的新能源
三、远光
如果说白天是堵和乱,那么晚上就是瞎了。在小城的双向车道上,十之八九的司机打开远光灯,恨不得照亮前路一万里。夜间开车时仿佛一个个小太阳迎面而来,简直晃瞎双目。
被强光晃得难受流泪倒还好说,关键在于强光使得无法看清前方道路,而小城又有中国式过马路加强版,所以很容易出事故。
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司机们缺乏正确的车灯使用意识,远光灯被滥用。
根本原因则是驾校里并不教这些知识。中国的驾校作为企业,因为利益导向需要保证拿证率,自然而言就变成了典型的应试教育,车灯使用等驾驶素质这方面的知识又不考,无论是学员还是驾校都不会多余下功夫。更有甚者,一些大城市里也会有拿钱包过的变相买证的现象。
大量不会正确使用灯光的司机上了路,滥用远光,而知道正确使用远光的司机为了能够看清前方,也只好打开远光,得到一些微乎及微的效果。
年驾考改革后,考试内容变更了不少,其中包括对于车灯的正确使用。然而老司机们是不可能回炉再造的,一些思维固化的人更是难以改变自己的习惯。
处罚滥用远光
一般来说,处罚是最好的教育手段。滥用远光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在于执法成本高和缺少相关法规。条文好办,杭州、重庆、海南、福州等多地都已经开始对滥用远光的行为扣分罚款,一般扣1分,罚款-元。
年初,温州交警处罚滥用远光灯司机坐着“看灯”
执法方面,以往一般只能由交警现场执法,成本太高效果也差,但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一些城市安装了只能监测系统,可以监测车辆灯光并识别号牌,及时记录车辆违章。
今年2月份,杭州就有一位司机晒出了自己因滥用远光而被处罚的通知短信,引来网友的一片叫好。
这项技术的成本会随着科技进步逐步下降,预计未来会普及。不过在此之前,小城居民们还是选择购买一个偏光眼镜来保护自己的眼睛。
四、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在小城发展得特别好,但可不是特斯拉、比亚迪e5、北汽EC之类,而是更加便宜的,被我们看做是老年代步车的低速电动车。
这主要还是因为不少小城的城中村居民有自家院子,或者是临街商铺的业主停在门口,这都不需要充电桩,从窗户上拉根线就搞定了。
小城也不大,就算是续航只有80km也能跑一周,充满电也只需要几块钱电费而已。最重要的是,低速电动车不需要驾照,也没有强制保险等各种税费。对于大多有车也只买交强险的小城居民来看,这实在是太划算了
而说到我们法规意义上的新能源车,在小城几乎寸步难行。除了税费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缺少配套充电设施。小城的充电方便程度两极分化,有院子和临街商铺的自家安装充电桩很方便,但是楼房小区极少见,而且出门几乎找不到公共充电桩。就算买了纯电动车也基本上只敢在小城转悠,那还不如买个低俗电动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