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为什么要坚持纯视觉方式
#科技#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一直备受瞩目,而他们选择的纯视觉路线引发了许多讨论。这种方案听起来很酷,但是有人对它能否在弱光和恶劣天气下百分百识别障碍物提出了疑问。我们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传统的视觉方案受到光线影响较大,有时对待静态物体就像我们看待各种烧烤食物一样,只能依靠颜色、形状和边缘信息来判断。而且,在弱光环境下,摄像头截取的图像本身就差,我们怎么能指望它们能从背景中%地辨别出物体呢?别说静态的3D物体了,就连动态的3D物体,纯视觉方案也需要依靠2D图像和深度图像的结合才能识别。
与此相比,传感器中的战斗机毫米波雷达站了出来。这货不怕天气,不怕雾霾,能够穿透一切!它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如鱼得水。再看看激光雷达,精度达到毫米级别,一个行人的反射点都能分辨出成千上万个点,简直就是3D立体图形的大师!它的探测距离还能轻松达到一公里,远远超过摄像头的视野范围。想象一下,当你开着车在漆黑的夜晚行驶,遇到一位穿着黑衣服的行人,你会觉得他们就像鬼魂一样融入了夜色,简直吓人!但是有了激光雷达,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啦!它能清晰地辨别出移动的3D物体,让你可以采取及时的安全措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夜间开车遇到的强光。比如,对面的大卡车开着远光灯,或者一些路段的红绿灯处开启了高强度高频率的闪灯抓拍,那个画面简直就像一幅白茫茫的画作,让你感觉要瞎了一样。这个时候,纯视觉方案要是依靠自己的眼睛感知周围的路况,而各种雷达加摄像头的方案就显得强大无比了。无论哪个探测器受到干扰,总有其他的可以正常工作。就像是我们人类的感知方式一样,天太黑了,我们可能看不见了,但是我们可以听见声音;即使视觉和听力都受到干扰,我们还能依靠嗅觉察觉到危险的气味,比如煤气味或者烟味。如果你只有一种感知外界的途径,那么安全隐患就会大增。
当然,特斯拉选择纯视觉路线也有它的优点,成本便宜是其中之一。摄像头相对来说比较便宜,而且不需要多种探测器的感知融合,也减少了软件的复杂性。但是,我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量的增加,探测器和复杂软件的成本自然会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总之,未来智能辅助驾驶的发展应该要超越人类驾驶的安全性。虽然现阶段各种探测器和复杂软件的成本比较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们将会变得更加普及和实用。毕竟,安全无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