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为什么做到这四点,让孩子爱上学习
我女儿从3岁开始,她基本上对任何一个没见过、不理解的现象都会好奇地问:为什么呢?
“为什么我要听你的呐?”
“为什么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呢?”
“为什么小鸟会飞,小鸡却不会呢?”
“为什么要下雨呢?”
“为什么雯雯会跳舞,而我不会?”
……
我就像每天携带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有的问题,我能提供她满意的答案,有的问题会和她一起探讨,而有的时候我是真的不想回答,因为我会感觉这些问题不着边际。
也许很多父母会认为这只是生活中的小事,孩子小时候不知道的为什么,长大了就自然知道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不光可以通过答案深化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且可以通过答案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学习。
爱问“为什么”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语言是孩子和父母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几乎从孩子一开始说话开始,他们就试图通过语言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图,并尝试从父母那里学到更多的语言、获取更多的信息。
孩子刚开始讲话时的提问是:“这是什么?”“他是谁?”等是什么的问题,孩子通过“是什么”的提问拓展了解世界的广度。两岁之后,出现“为什么”,这是孩子理性思维发展的开端,开始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从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通过“为什么”的提问探究世界的深度。了解深度和广度后,在环境的指引下,在做一个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开始研究“怎么办?”或者基于一个目标,问“如何做到”。问“为什么”是孩子思维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涉及到孩子认识事物和世界的深度。
父母的“答案”为什么能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
根据黄金圈原则,从育儿的角度来说,孩子的成长可以分为这三个不同的层次:
最外层是外在表现:掌握的知识技能、考多少分、上什么大学等等,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成功”的课件标准。中间层是特质风格:好奇心、创造力、探索精神、坚毅、勇气等。如果孩子在这些品质上突出,即便外在表现没有那么优秀,也会被认可和赞扬。最内层是心理内核:是孩子对这个世界和自己所建构的核心模型。依恋模式:“爸妈爱我么?”“我是安全的么?”自尊:“我有价值么?”“我值得被爱么?”自主:“我能自己做决定么?”“我可以追求自己的兴趣和价值吗?”为人父母,我们都期待孩子的最外层“光鲜亮丽”:学习时,成绩友谊、工作后,表现突出。然而从成长规律上来说,外层只是一个拥有相对较完善的内层和中间层的结果。
所以,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落脚点要放到最里面的核心模型。这是孩子在懵懵懂懂之时就慢慢建立起来的,是对世界的看法和感受,是决定孩子能否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主动学习的最底层逻辑。
而良好的核心模型的建立方式之一是孩子通过问“为什么”以及父母有智慧的答案来实现的。所以说,父母如何回答“为什么”以及回答时所呈现的状态,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对学习的态度。
父母给予孩子智慧的回答,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回答无止境的“为什么”,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好奇
《木匠与园丁》一书中提到:儿童语言数据交流系统资料库显示,学龄前的孩子平均每个小时要问75个问题。
如此多的“为什么”在学龄前的孩子口中问出来,很多家长甚至会感觉:这是在故意为难我么?其实不是,儿童语言数据交流系统资料库中可以看出,70%的问题是合理的提问,并不是孩子想引起家长的注意而故意说出来的。
同时,孩子对自己的问题是否被充分地回答非常敏感,家长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孩子得到的是一个不太明确的答案,或者没有得到答案,他们会继续以其他的方式来问这个问题,或者一直重复这个问题。
如果他们得到一个有用的回答,表示认同后,紧接着会用下一个问题去问更多的细节。
“爸爸,为什么我们不能到外面去?”
“因为在下雨。”
“为什么会下雨?”
“因为水从天而降就下雨了。”
“为什么天上会有水?”
“因为地上的水被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变成云”
“为什么水会被蒸发?”
这样提问回答会持续很久,直到孩子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答案。孩子是从周围人身上吸收大量的信息,但并不是被动接受的,他们还会根据周围人的行动细节来区分细微的不同。
所以,家长在回答的时候,既要耐心,也要表现出比孩子更加好奇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提问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2、透过现象,从本质上回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发现学习的规律
《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中提到:孩子以“纯真又智慧”的眼睛打量着世界,在他们的世界中充满了新鲜而又无法解释的各种现象。
对世界的各种好奇,促使孩子们不断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间断的学习过程,包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对社会规则的解读、以及对世界的感受性……
当孩子问:“为什么鱼不会被淹死?”的时候,他在思考为什么有的生物可以生活在水里,而有的生物却不行,这比知道“鱼是生活在水里”这样一个现象更能锻炼孩子思维的发展。
当孩子问:“为什么我们要看绿灯才能过马路?”是孩子在探究规则存在的意义,明白规则通用的意义之后,就可以迁移到其他社会规则中,这是孩子本身思维所具备的能力。
比如:我们告诉孩子“因为大家都遵循一个规则,会更有秩序,这样大家能更高效的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的话,会没有秩序,很可能大家都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有这些思考后,那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也会选择遵守规则,很自然的选择排队。
如果孩子只是不加思考听从家长说“过马路”要看红绿灯,或者家长的回复是:“让你看绿灯,你就绿灯行,哪有那么多为什么?”那么孩子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就很难做到迁移。因为他即便在过马路时知道看绿灯,也不知道为什么玩游戏的时候要排队。
《好好思考》一书中提到:最有效的策略往往不是来自答案,而是来自思考答案的方式。
孩子在遇到学会“红灯停,绿灯行”这一件事时,不通过为什么思考为什么要遵守这个规则,那就不能将规则的重要性迁移到其他社交活动中。
所以说只告诉孩子答案,远不如告诉孩子为什么是这个答案重要。
3、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让孩子懂得学习的迁移
当家长解释一些事情时,通常会给出一个关于事件如何发生的因果故事。向孩子解释特定事件,并能从这些事件里得出新的结论,因果解释是非常有用的。
在一项研究中,实验人员给4岁的孩子展示一个复杂的装置,装置上有乐高积木和齿轮。机器的某些部分对整个机器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则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实验人员让第一组孩子描述一下机器,而让第二组孩子解释一下机器是如何工作的。然后让两组孩子将这个装置重新组装,结果表明第二组孩子比第一组孩子表现得更好。
解释的过程让孩子把焦点放在与机器的工作原理相关的信息上,也就是那些告诉他们怎么使机器工作的信息。
孩子不仅需要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还需要理解因果关系,才可以从更深入的角度理解这个世界,这些信息可以促进孩子未来学到更多的知识,不光是知识本身,还有学习的规律。
4、三个角度的答案影响孩子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家长采取什么的角度,回答孩子在学习早期的“为什么”,直接影响孩子对待以后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所具有的心态。
《学会思考》中说:那些融会贯通、快速反应的人,只不过是比别人练习的次数更多,更能够忍受前期做得不好的阶段罢了。
任何行业的拔尖人物都不是天生如此,都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从前期的知识积累和不断练习中获取隐形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错误、困难和挫折。
所以,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培养孩子的各种抗挫能力和乐观对待困难的心态尤为重要。
①错误是内归因还是外归因
当孩子问:为什么刚才哥哥这么生气呢?
回答一:是不是哥哥心情不好,所以你弄丢作业本的时候,他会生气呢
回答二:你那么调皮,弄丢哥哥的作业本,他肯定生气啊
当不期待的事情发生时,家长的回答是归因于外部,还是归因于内部,对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很大影响。
回答一:强调的是外部原因,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善,或者做错了,进行外部归因,会让孩子的自身评价较高。回答二:幼小的孩子本身就有一种“事事都和我相关”的幻想,如果内归因的话,会让孩子更加感到愧疚和羞耻。总的来说,怪罪其他人的孩子会更少地觉得愧疚和羞耻,并喜欢自己。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里并不是教孩子埋怨他人。
《如何教出乐观孩子》中提到:一、当孩子成为导致问题的原因时,他们必须对事情负责,然后进行改正;二、不要总是埋怨自己,抑郁的儿童和成人,不论事情是不是他们的错,永远都怪罪自己并且决定愧疚。
保护孩子自尊的同时,教会孩子如何承担责任。孩子成年后不会因为“出现错误”而过度自责或者抱怨他人,而是直接进入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的模式。
②困难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
当孩子问:为什么佳佳不和我玩,而是和涛涛玩呢?
回答一:是不是佳佳今天跟涛涛约好了呢,明天她还会和你一起玩的。
回答二:那你以后就不要和他一起玩了。
当坏事发生时,不同的回答会把孩子引向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向。
回答一强调的是,的确佳佳没有和你一起玩,但是这只是今天发生的事,跟明天、以后都没有关系。回答二强调的是,她这次不跟你玩,很可能以后也不会和你玩,所以你以后就别和她玩了。由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出两个不同的处理事情的方式,一个积极乐观,一个消极悲观。
《成长型思维训练》一书中提出:成长型思维是相信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人类具有学习与成长的无限潜力。采取成长型思维的人能够沉着应对挑战,他们不怕犯错或难堪,而是专注于成长的过程。
如果孩子在问为什么小朋友不和我玩的时候,家长反馈:那你不要再和他玩了。这告诉孩子的信息是遭遇拒绝的以后就不要再试图尝试,因为很可能还是失败。这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愿专注成长的过程。
实际上需要让孩子明白的是,困难的出现是常态,而且也是暂时的,长大后孩子在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或者是陌生的环境,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退缩。
③挫折是个体的还是普遍的
当孩子问:为什么我不会单腿跳呢?
回答一:是的,可能我们需要更多的尝试和练习才能学会吧
回答二:是啊,你的运动能力的确不怎么样呢
当孩子认为自己某项能力不太好的时候,家长回答的方式可能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认知。
回答一强调:针对这件事,我们有需要想办法去改进,单腿跳能力弱,就仅限于这一项能力而已。回答二强调:把一项能力弱的单腿跳,泛化到整个运动能力都弱,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无助,以至于无力再去做出努力改变。当一个孩子认为挫折是因为自己这一方面的缺陷,就会很难再去努力做出改变。
《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中,阿德勒强调:孩子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时,他们会采取逃避的态度。
在孩子问他为什么做不到的时候,家长需要反馈的是这个困难仅限于此,而且我可以帮到你,不必担心。不然孩子很容易在被放大的困难面前退缩。
以上三点是从回答孩子“为什么”的过程中培养孩子面对学习上遇到问题时的态度,积极、乐观、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让担心、不敢、自责挡住学习的动力。
回答孩子“为什么”的两个原则
①根据孩子的认知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孩子的性教育上,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因为认知和生理发展阶段的不同,对性知识的了解也是有其阶段性的规律,也就是在性教育的时候,孩子问什么回答什么,不可超前教育。
四岁左右的孩子会问:为什么我是妈妈生的,不是爸爸生的?家长只需要简明扼要的说:因为妈妈的肚子里有能给孩子居住的房子,也就是子宫,而爸爸没有呢。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释给孩子,不需要详细强调男性、女性的生理差异。
孩子问:为什么我是女孩?家长也可以用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做女孩是一件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而不需要告诉孩子染色体的详细知识。
②反问“为什么”共同探索
很多家长也会有这样的困难,有的“为什么”真的是不知道呢?比如孩子问:为什么蚯蚓在泥土里却没被泥土压死。
与其给孩子一个我们自己都觉得浅显的答案,不如告诉孩子:是的哎,你觉得为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协助孩子对现象的探索,如果孩子需要查找资料或者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及时提供,在孩子探索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结语
保护好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在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帮助孩子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孩子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因果联系,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一点点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当对事物的理解在规律的层面,那么孩子对学习就会更加有信心。
即便孩子对学习抱有好奇和信心,也不代表学习的过程中会一帆风顺,所以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就是探索未知,并将之应用到生活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在问为什么的时候,父母能做到以上4点,那孩子从父母那里汲取的营养会足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享受这个漫长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