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面没有规矩如何培养规则意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普通儿童,还是孤独症儿童,对于他们来说规则意识的培养都十分重要,规则意识的缺失对于儿童今后融入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都有着重大的阻碍。
在规则意识的形成方面,由于孤独症儿童自身缺陷的特殊性,使他们难以理解和遵守规则,规则意识的形成更加困难。因此,规则意识培养需要家长尽早重视和干预。
家庭训练日记:今天妈妈去幼儿园接洋洋放学。老师说洋洋今天的表现不太好,说洋洋依旧不会站到队列里面去。今天跳操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认真跳操,洋洋就会到处乱跑,老师一碰他就会尖叫。
手工课的时候,洋洋就喜欢把老师发的卡纸撕着玩,自己的撕完了还会去抢别的小朋友的,只要老师一去制止,洋洋就又会尖叫然后开始哭闹。洋洋妈妈听完老师的话,也只得连连道歉。
大赛爸爸说:幼儿时期是儿童发展规则意识的关键期,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在早期教育中培养其规则意识尤为重要。
孤独症儿童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缺陷,他们的认知、社会适应、情绪行为等方面特殊性,使他们很难像普通儿童一样在课堂中自主、准确、有效的理解和适应相关规则,从而会导致儿童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共同去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
我们的建议:1.情景游戏法
在开始游戏之前,家长需要先让孩子明确相关活动的规则,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儿童,家长可以通过直接的讲解,对于理解能力稍弱的儿童,家长可以通过配合一些卡片、图片符号甚至是动画来让孩子理解。
例如:家长设置一个带孩子到超市购物排队结账的情景,家长可以让孩子明确在需要排队的时候应该安静不能吵闹不能随意跑跳等。
2.制定家庭规则
家长可以带孩子制定一个家庭规则表,询问孩子意见,在家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和孩子一起相互监督。
例如:让孩子监督爸爸不能让爸爸在家里面抽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等让孩子逐步地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3.增加社会活动
家长可以定期带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例如,家长在带着孩子过红绿灯时,家长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观察。斑马线对面的红灯亮的时候,让孩子观察其他人在做什么,汽车们有没有动,引导孩子观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规则。家
长还可以带孩子去他喜欢的游乐场,面对需要排队玩的项目,告诉孩子要学会排队等待。试着让孩子自己排队,如果孩子随意乱跑走动,就需要重新排队,让孩子在实践中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