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也会醉酒不醉人人自醉原来是真的啊
原创万物把科学带回家
撰文比邻星
春节临近,无论走亲访友的礼盒还是大鱼大肉的餐桌,酒似乎都是个避不开的主角。酒过三巡方显人间百态,据小编不完全统计,周围亲友在酒醉后会出现:放声歌唱、对同事比心、在马路上数红绿灯、呵呵傻笑、悲情哭泣、回忆往昔等各式各样的迷惑行为。
可以说,一千次醉酒就有一千种离谱。
这只是初级版的离谱(图/豆瓣)
就化学本质而言,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起镇静作用。饮酒后那些兴奋甚至狂躁的行为,都和乙醇本身的作用效果相反。这又该怎么解释?
科学家曾做过一系列探究人酒醉行为的实验,得出了一个有些反常识的结论——人在饮酒前的预期,会明显影响醉酒后的状态。换句话说,有时,你只是觉得自己醉了。
实验是这么做的。研究者准备了高度数、低度数、无酒精三款鸡尾酒,参与测试的饮酒者并不知道自己拿到的是哪一款。他们在测试前被告知,三款鸡尾酒经过了调味处理,不同度数的味道是一样的。
盲盒鸡尾酒,你也不知道自己喝下的到底是不是酒。(图/unsplash)
饮酒后,被试两人为一组,进入行为测验环节。具体的任务是为自己的队友制作特调土豆泥,也就是在土豆泥中加入辣椒酱和食盐,然后让自己的队友吃下。
不出所料,一部分参与者开始为所欲为,他们调制了爆辣款土豆泥,并表示觉得自己饮下了高度数鸡尾酒!然而,这群自以为喝高的人中,有些人被分到的只是无酒精饮料。还有些的确喝下了高度数酒的参与者,觉得自己并没有醉,行为反而表现地相当理智。
“我没醉,很清醒!”(图/pixabay)
另一个类似的实验是让测试者在饮酒后为指定的饮料创作一支广告,比如写下广告词或者策划短片。结果很类似,那些自认为大醉的人,创作出了更有趣、更具创意的广告。
“我变醉了,也变强了!”(图/pixabay)
很多情况下,你只是诱导自己进入了一个自以为“喝醉”的状态,哪怕你本身滴酒未沾。而看完接下来的实验你会发现,就连喝醉的程度,有时也和饮酒者的预期紧密相关。
坊间传言红牛搭配伏特加会产生doublekill的酒劲,是真的吗?这不重要,因为只要你觉得是真的,它就可以是真的。
“红牛就酒,越喝越有?”(请勿轻易尝试)图/bing
研究者让参与者饮下成分相同,但标签不同的三款酒:贴有红牛-伏特加、伏特加、果汁标签品中的一款。之后,他们需要在电脑上完成一个气球赌博的小游戏,规则是点按鼠标吹气球,气球越大能得到的奖金越多。可如果一直点击让气球吹爆了,就什么都拿不到。结果显示,并非所有饮下“红牛-伏特加”的人都会把气球吹得更大。只有那些在测试前听说过红牛+伏特加威力的人,才更容易在危险的边缘贪得无厌地试探。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所需要的也许不是酒,而是一个酒瓶。里面装着什么并不重要。
喝酒的预期会影响醉酒行为,使饮酒者处于一种“既醉了,也没醉”的叠加态,这或许就是,薛定谔的酒?
听起来像是某种玄学,但它本质上和心理学所讲的安慰剂效应差不多。
所谓安慰剂效应,是指药物测试中病人自以为服下了药,自述症状减轻。但其实他服下的是对照组的糖丸。对安慰剂效应的一种解释时,当病人服下安慰剂时,大脑中的某些区域会主动激活,因此对症状的主观感受会减弱。
神奇小糖丸(图/Wikipedia)
但是,它的作用仅限于调节症状,不能治疗疾病。医生的一句话可以很好地阐述这件事——
“安慰剂不能降血脂,也不能让肿瘤缩小。但它可以让病人自我感觉更良好。”
??Vox
说到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件事。关于饮酒预期的结论反向不成立,如果有人在劝酒的时候告诉你:“喝没喝醉全看心态,只要你觉得自己没醉,就能一直喝!”万万不要掉入这个逻辑陷阱。
酒精进肚后,很快会进入血液。它将在5分钟后直冲大脑,10分钟开始起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根据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升高,人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逐渐反应迟钝
第二阶段,多巴胺释放感觉轻松愉悦
第三阶段,口齿不清视线模糊
第四阶段,小脑不灵扶墙走路
第五阶段……你还敢喝?
新春佳节之际,只喝半杯啤酒就开始反应迟钝的小编写下此文,希望告诉各位:聚会的快乐并非来自酒精,能让人分泌多巴胺的事也不止一种。所谓饮酒所追求的无非是一种状态,别为快乐买醉。
*未成年人请勿饮酒!!(正经的话不能用斜体字!)
封面来源:pixabay
参考资料: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