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研究揭示樟脑球引起的肝毒性及其机制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或者记忆,为了防止存放在衣柜中的衣服——尤其是毛衣——被虫蛀,家里的长辈都会往衣服里放一些樟脑球(也叫卫生球),这样即使衣服在衣柜里静静地躺上个大半年,也不会被虫蛀。樟脑球具有特殊的气味,驱虫效果很好,樟脑球曾经被广泛地使用了几十年。

直到最近几年,随着真空收纳袋的流行,以及香樟木等其它代替防虫材料的使用,樟脑球的使用才没有以前那么普遍,但仍然有很多人在用。不过,估计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樟脑球的毒性和安全风险。

樟脑球的主要成分是萘(naphthalene),从化学结构上看,萘是一种结构很简单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PAH的肝毒性和对内分泌的干扰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证实,萘在污染水体和土壤之后对脊椎类动物造成的不良反应也已经很明确。

年4月份的Ecotoxicology期刊刊登了一篇研究萘引起肝毒性的文章,研究人员用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研究萘引起的肝毒性以及相应机制。

用萘处理斑马鱼成鱼进行21天亚急性毒性实验,发现在ug/L的暴露量下,斑马鱼肝脏会出现脂肪滴(下图A中绿色箭头所示)和癌前病变(下图A中橙色箭头所示)。

将斑马鱼成鱼肝脏分离后进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发现,ug/L萘对88个基因的表达有影响(其中44个表达明显上调,44个表达明显下调),84ug/L萘对89个基因的表达有影响(其中38个表达明显上调,51个表达明显下调)。

84ug/L和ug/L的萘对其中16个基因表达调节作用一致,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跟细胞增殖、PPAR信号通路、蝶酰多谷氨酸代谢以及RNA聚合酶活性调节相关,表达下调的基因主要跟伤口愈合以及DNA损伤所致的应急反应有关。

对肝脏红色荧光斑马鱼的胚胎用84ug/L的萘从受精后3h持续处理到h,发现斑马鱼肝脏荧光信号强度明显减弱,表明斑马鱼的肝脏出现明显萎缩(见下图)。

对巨噬细胞红色荧光斑马鱼的胚胎用84ug/L的萘从受精后3h持续处理到h,发现斑马鱼肝脏部位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强,表明萘诱导斑马鱼肝脏出现炎症(见下图)。

总结:该研究表明萘能够造成斑马鱼肝脏病理性的损伤和肝脏脂肪代谢异常。通过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萘引起的斑马鱼肝脏损伤主要跟肝脏脂肪酸代谢紊乱有关,萘同时也会诱发斑马鱼肝脏炎症反应以及癌前病变。

中国首家斑马鱼生物技术服务公司(CRO),面向医药、化工、食品、环境等领域,提供药物研发、安全性评价、毒理学研究和生物医学研究等专业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