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书评跟孔子学使马圉的高级智慧,思
冯梦龙著《智囊》中记载了孔子的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出游,途中马儿偷吃了农夫的庄稼。农人很生气,于是捉住马儿并把它关了起来。
子贡知道后,就低声下气的前去恳求农人放了马儿,没想到农人不理会子贡。
子贡回来就把情况跟孔子说了。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三牲,是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乐名,相传为夏禹所作。)一样。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人的过错。”
孔子说完就命马夫前去。
马夫对农人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西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
农人听了觉得有理,就把马儿还给了马夫。
孔子讲学从这个故事里,我读出了以下几点:
一、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有其价值所在
正所谓自然造物,万物皆有其价值归属,这个价值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我们认为他没有价值不是他真的没有价值,而是我们未能顺应事物本身。
你让鱼儿到岸上去拉车,让马到河里去抓鱼,鱼渴死,马淹死,有何价值呢?
再比如,你让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去下矿挖煤,让男人怀孕生子,让耄耋老人搬砖,这怎么能体现他们的价值呢?
像姜子牙怀才不遇,直到年老碰到周文王,一下子如鱼得水,立下不世之功。可是在他遇到周文王前,他在他老婆眼里,他就是个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够的废物。
因此
事物不在其合适的位置则体现不出其价值。
这个合适的位置就是顺应它的自身之才去谋发展,去主动寻找那个位置,迎合那个机遇。
要顺应它自身之才,那首先得发现这个才。
比如马的载货驮人,善于长途奔跑的价值,我们首先得发现马的这些特性。马性情温顺,易于驯化;马力量大且耐力持久,适宜长途奔跑;马速度快且稳当,效率高还安全放心。我们发现了马的这几个特性,就选择将马用作交通工具,这就体现出马的价值了。
你说马的这些特性无一是可以下水捉鱼的,让它下水捉鱼怎么可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呢?
张良画像二、事物价值要在其合适位置才能体现其价值,事物所处位置不当则不能实现其价值
我以前一直不理解,像张良、刘伯温这样的谋士,才智过人,谋略深远,这么聪明厉害的人为什么甘居人下不做主子而做从属呢?
这其实就是因为谋士擅长谋划,但却不具备杀伐决断、识人用人、治理国家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所以他只能依良木而栖,他做不了良木,如果违背自己的这个价值属性而非要做良木,那么他在许多重大事情上就会才不堪用,优柔寡断,最终落得个事败身死的凄惨结局。
所以,自我价值属性的发掘是多么的重要。
这就是所谓的自知之明。
知自己价值之属性,知自己合适之位置,知自己可以为与不可以为。
自信因自知自己价值之属性,坚韧因知道何处是自己合适之位置,不自卑因自知可以为与不可以为。
这里我们的子贡先生就是没有自知之明,盲目自大的。他自认为自己一身学问,跟个农夫还讲不清道理了?连马都要不回来了?结果他的学问、大道理到了农夫那里却是对牛弹琴,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于是他只好灰溜溜地回来了。
子贡之所以要不回马,就是因为他的价值属性不在合适的位置。
他的学问、大道理是要在庙堂之上的,而不是在于山野之远。
山野的学问是山野的学问,山野的那一套在庙堂也行不通。
你看,孔子叫马圉去要马,人家三言两句就搞定了,为啥?
那是因为马圉的价值属性所合适的位置就是在山野。人家对农夫还不甚客气,甚至有些呛人,道理也是粗鄙的,甚至是有些强词夺理不值得推敲的,可人家农夫就吃这一套,立马归还马匹。
你看马圉说的话,我们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隔个十万八千里的,庄稼哪里都长一个样,你说马一个畜生又不是人,他怎么知道哪里庄稼它可以吃哪里它不可以吃?
潜台词就是,你是不是有病,一个畜生偷吃了你家庄稼,它畜生知道什么,你一个人跟个畜生计较个什么劲。
你说这话客气吗?当然不客气,但是农夫就认这个理。
可是这个说辞咱细究一下,说得通吗?
畜生是不知道,可是畜生的主人是知道的吧,你对马疏于约束,纵马吃了我的庄稼,你说你应不应该赔偿我?这是细究的理。
路怒的人三、每个事物的价值是有专属的,一种才能放在你身上和放在他身上的效果是不同的
同样的话让子贡这个大学者彬彬有礼地讲出来,那也是不顶用滴。
因为语气、妆容、举止、神态等等都是农夫所不能接受的,这就是冯梦龙所评说的子贡与农夫心里的距离。
子贡和农夫之间相差太大,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这就像爱情里的一句话“我们虽然面对着面,不过咫尺,却有如天涯永隔”,这两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就像开车,一辆车占着右转道在没有摄像头的红绿灯口等人,你和一连串的车都被挡住了,造成交通堵塞。
你下车跟他说“不好意思,麻烦让一下,请你开到可以停车的地方再停”。
可人家带着脏话凶巴巴地回你“我就停这,你蠢啊,不会走直行道去右转啊,又没有摄像头”。
你说遇到这样人你总不能下车去打他吧。本来你没错,是受害者,但是打架你就有错了,而且打架还会有损伤,但是这样的人又真的非常气人。于是大家只好都把车往直行道去挪,造成更加严重的交通堵塞。
这时,后面不远处车上下来一个人,气哄哄地跑到那个违章停车的那人那,恶狠狠地直接使劲敲那人的车窗,对着他破口大骂,这个车主见势不妙,回了几句就迅速灰溜溜地开走了。
你说跟这种人我们跟他轻言细语地讲道理,有用吗?不仅没用自己还反遭脏话骂了。
你能跟他用同样的脏话对骂吗?你不可以,你讲不出口。
你能像泼妇骂街一样跟他大吵吗?你不能,你做不到。
所以你搞不定他。
可后面那人是你凶我比你更凶,气势比你更强,你骂我我骂得比你更狠,让他连回嘴的空隙都难找,所以他能搞定。
当然举这个现实的例子是说价值的专属问题,和孔子使马圉是一样的。并不是教大家像后面那个车主那样去解决。
遇到这个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礼貌地让前车让开,不让开就报警,将车牌号报给警方,让警察来处理,而不是与这样的人发生冲突。
所以,我们需要自知,然后知其可为与不可为,知适当之位。不必自卑,也不必逞强。
子贡画像四、因材施教与知人善任,他知道怎么去有效解决问题
这里面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有就是孔子因材施教与知人善任的问题。
孔子识人,他知道子贡一向自负,为了教化子贡,让他认清自己有可为亦有不可为,于是先让子贡去吃个亏,然后再使马圉去解决,马圉解决了,孔子用摆在眼前的事实让子贡心悦诚服,虚心向学。
孔子用事实告诉子贡:你看你去半天,说得口干舌燥都解决不了,人家马圉一两句话就搞定了,你还自负什么,你身上还有很多不足的,以后要好好虚心学习,三人行是必有我师滴。
孔子知人善任,既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同时又因势利导来教化子贡。
孔子画像五、有些问题不能直接去解决而要借助他人的口或手来解决
我们再从孔子教化子贡的策略上来看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是自己直接去解决,还是借他人口来间接解决。策略上该如何做决断?
你看孔子,他想教化子贡,子贡太自负了,需要时不时地敲打一下。孔子直接跟子贡说“女与回也孰愈?”,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翻译过来就是孔子问子贡你觉得你和颜回谁厉害,子贡就回答说我怎么敢跟颜回比啊,人家可以举一反十,我最多才举一反二,怎么比得了。孔子说,你确实不如他,别说你不如他,就连我也不如他。潜台词就是,你比你同学颜回差远了,连我这个老师都不如颜回,更别说你了,你得瑟什么得瑟。
这里孔子又借机来敲打颜回,但是直接跟他讲道理已经不知道讲了多少回了,子贡还是总犯老毛病,于是他这次不直接讲道理,而是通过使马圉来敲打子贡,这样子贡才更加信服。
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珍藏版《智囊全集》(上下册)是排忧解难的锦囊妙计,是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我为您逐一解读它的智慧,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来为我们所用。
总结:
这个故事我们要读出任何事物都有其价值所在,事物的价值要在其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出来,任何事物的价值都是有其专属的,一种才能放在你身上和放在他身上的效用是不同的,我们要学会怎么去有效解决问题,有些问题我们直接去解决反而效果不好,我们借助他人之口或他人之手来解决,反而效果更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