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米的漫画时代,那个非主流都在忧伤的年代
几米,这个名字不知道有没有掀起一些人的记忆。十几二十年前,在非主流兴起的年代,也正是几米的漫画风靡的时代。
几米是台湾绘本画家,说起来,他的人生也挺奇异。大学毕业后,一开始他是在奥美广告公司工作的,但创意和设计却常受到别人的意见左右,而他更喜欢的却是个人自由的创作。
所以当台湾的插画市场兴起了之后,年,几米选择了辞职,做起了插画师的工作,然而辞职第三年,他患上了白血病。
看几米的漫画,似乎总能感受到一些隐隐的寂寞在其间流转。他把一个个人物置身于茫茫的大海中,在一望无际的平原里,在月明星稀的时候独自仰望月空,寂静的画面,仿佛藏着作者本人的情绪,缓慢悠长。
在经历大病之后,几米改变的不仅是画风,还有对生命更深刻的了解,敏锐、感性、热爱,平凡而珍贵。
挺奇迹的,就连他自己也以为命不长久,但现在却已经60几岁了。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并不是说对他本人有多大印象,而是他的那些作品是陪伴过青春的,总觉得画中的人还是那样的童趣、清新,一下子要和现实接轨,倒有些割裂感。
让人敬佩的一点是,被诊断出癌症后,反倒激起了几米的创作欲望。年,他以《森林里的秘密》和《微笑的鱼》两本绘本一举成名,更在年以《向左走,向右走》打响名气,甚至掀起了一股潮流。
这么有年代感的名字,大概也只有80、90印象最深了吧。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几乎可以说是现象级,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由金城武和梁咏琪主演,可谓是风靡一时。
他的漫画有着极为浓厚的文艺气息,画里有都市中孤独的青年男女,他们过着孤单的生活。雨季时打着伞在街头走过,晴天时穿越咖啡厅、红绿灯,他们或许会相遇,或许会一直沿着走过千百回的路线,一直孤独而平淡地过日子。
他还会写这样的句子:
昨天,我爬出窗口,站在十七层高的窗口看黄昏的落日……我一定不是这城市里唯一的怪人,一定有一个人和我一样,空虚时对着夜空唱歌到天明,也许我永远也遇不到他,但我熟悉他的心情。
当我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
人生就像剥洋葱,总有一片会让人流泪。
这种感觉有没有很熟悉?想到王家卫了没有。
确实,王家卫也是这种调调的,所以几米的《地下铁》也被王家卫拿去拍了(监制),主角是永远的梁朝伟,在车站来去匆匆的人群中,默默寻找爱与光。
啊,是这个味了没错。
但老实讲,几米的漫画在我心中,很巧妙且微妙地和那段非主流的记忆连在一起了。当然,这并不是贬义的——毕竟现在我已和很多人一样,开始怀念起非主流时光了,甚至要用“美好的”来形容它。
那个时候除了用些真人非主流的头像外,几米的漫画头像也非常受到青睐,并且经常能在每一段现在看来很酸牙但当时非常文艺忧伤的句子下,看到几米的插画配图。
你是否还记得《月亮忘记了》、《失乐园》、《1.2.3.木头人》、《照相本子》等一系列漫画呢?
那会儿人均是忧伤、孤独而文艺的,说来也挺奇妙,现在回忆起来,总感觉那个时代就是蒙着一股“淡淡的忧伤”,不管是流行的音乐还是文字,情绪的流露都特别强烈。
打扮得越花枝招展、惊世骇俗,心里就越寂寞、失落,虽然现在看来是会让人大喊一声不理解的程度,但毫无疑问这确实是那个时候的现象。似乎人人心中都有种莫名的孤独和压抑感。
这其实并不全是矫揉造作,那个时代确实特殊,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当时正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高楼林立的大城市成了人人向往的乐园,人们潮水般涌入大城市寻找梦想、荣耀,却也在灯红酒绿之下,见识到了更多的勾心斗角、扭曲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在那个一个年代,几米的漫画大受欢迎,不仅是他画风文艺的原因,还在于他很擅长描绘当代都市人群的灰色情感。
精神的空虚、莫名的孤独,几米可以说是抓住了都市人的精神痛点,他就像是都市孤独的发掘者,以细腻敏锐的心思,把那种不可名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描绘了出来。
在身心的疲惫之余,几米还传达了温情、宁静、浪漫,所以他的画是能让人感到治愈的,不只是沉寂的灰色空间,还有平静美好的理想家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