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感应红绿灯气垫消防梯hellip
“我的板子不够了。”
“我的两块板拼接不上。”
适逢温州市籀园小学每周三固定选修课时间,记者走进五年级段的STEAM选修课堂,学生们正跟着老师制作取笔器,因为要在固定大小的纸板上切割指定尺寸,不少同学就吃了亏,有的把最大纸板裁了,结果底板没了。有些同学任性裁剪,最后板子不够用!有的同学尺子运用不规范,等拼接时发现边缘“参差不齐”!
每个项目包含方案设计、产品制作、成本计算、展板绘制等环节,涉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甚至美术等各科知识。
“这些都很正常。”薛海珍老师告诉记者,她会邀请同学们来讲讲自己出现偏差的原因,让成功的同学分享一下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剪裁板子可以让纸板用得最少。怎样规范使用工具可以让准确率提高。“这是本学期的第一个项目,我们还会陆续开展各类项目,每个项目包含方案设计、产品制作、成本计算、展板绘制等环节,涉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甚至美术等各科知识。”薛老师说。
1学科融合,动手实践
Partone
作为浙江省STEAM培育学校,今年籀小已筹划构建了学校STEAM课程体系:普及型STEAM课程——“家庭实验室”项目活动、培优型STEAM课程——“主题拓展”项目活动、极客型STEAM课程——“私人订制”项目活动,通过三个层次的STEAM课程架构,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课题,都能参与到学科整合教育中来,从而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籀小科学组老师们利用暑假,分工合作,写出分年级段的STEAM选修课大纲,以主题式STEAM模式牵头教学,结合原有的调查考察类、科学探究类和技术设计类主题,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融合,去激发学生们更多创意。
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可以在传统项目“家庭实验室”里,自己确立主题进行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并能形成研究成果报告;
有深入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特长选修STEAM课程,或参与车辆模型、无人机设计与研究、模型制作与研究、小科学家训练营等更多STEAM项目;
而对项目式创新实践活动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还可以参加“极客型”挑战,每周两节课订制学习,可以让学生接触3D打印、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手机APP开发、创客工程等学习。
在籀园小学,人人都可以有课题。
“学校里有各类校队,会经常组队参加航模、车模或是创新大赛。”科学组组长程茜剡老师介绍,新材料、新技术也给STEAM项目引入更多可能!
今年车模校队也计划将在原有特色项目基础上,增加木工打造模型,利用3D技术补充特殊零件,增强测速等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更多学科知识的融合。
“原先我们建塔、造桥,学生们还都用木棍、纸、轻泥,现在就多了3D技术手段来实现。”她补充道。
在籀小,STEAM课堂不仅在校内,更多的是在校外。程茜剡表示,老师在个别专业领域也不一定精通,而“家庭实验室”很好地将探索延伸到家庭,让孩子们的“创意”课题在家里有了落脚点,“不少高精尖问题,都是家长发动亲朋好友,请来专业人士指点迷津呢!”也许,这就是籀小“主题式”STEAM教学模式的意义所在。
“主题式”STEAM教学模式
造桥、建塔、造船,车模、航模、机器人……只要你有兴趣,这里就有落脚点。
2学生课题
Parttwo
气垫消防梯
五(1)班应泓羽
指导老师陈蒙蒙
我的灵感来自一则新闻报道:不久前杭州发生了一次很严重的火灾事故,里面的人没有找到安全出口,全部遇难了。于是我就想怎样才能在火灾发生时,确保自身安全及他人安全。
根据观察,我发现建筑着火时,消防规定电梯不能用,都是从楼梯走的,这样距离长、速度慢,而且很容易被浓烟遮挡住道路,看不清出口在哪,等消防车救援又很费时。如果从逃生滑梯逃生,可以直接通到室外,而且下滑时有惯性,速度更快。
于是我想到设置一扇门,平时疏散通道是关着的,橡胶滑梯是扁的,但遇到紧急情况时,只要按下开关,门就会自动打开,并同时报警,启动充气泵给橡胶滑梯充气,管道井的外侧保护罩也自动打开,可以起到防火挡板作用,逃生的人可以直接顺着滑梯逃生。
我的研究过程分两部分,第一个部分查阅资料。从网络上我查到与我的想法相似的两个发明:一个是通过长绳的一端固定,形成速降器逃生;另一个是建筑消防逃生梯。我希望能优化这两种消防逃生术。
接下来就是画出设计图,有两幅图是未启用的状态。启动过程是这样的,当按下按钮,逃生门立即打开,滑梯通过充气快速变成旋转梯,通过压力,管道快速充气,处理好后,人们都可以通过滑梯快速逃生。
第三步开始组装模板,第一步我们要核对模型,核对位置,然后用砂纸磨边,再用钉子固定大板块,从不同角度观察搭接的吻合度;最后,我利用陶泥模仿了三层的充气滑梯实验。我发现,建筑消防滑梯可以实现自救,也不影响建筑功能,但从高处往下滑的加速度会比较大,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下步我要继续研究怎样加强它的安全性。
磁感应红绿灯
五(1)班杨牧洲、郑悦洋、何聪睿
指导老师陈蒙蒙
在“创意红绿灯”主题课上,老师鼓励我们在能源、材料、场景、功能等方面去创新设计,我联想到平时爸妈开车遇到雨天就会看不清楚红绿灯,有时遇到雾霾天气,车子也会看不清指示灯,还有些时候,前面正好有辆公交车,往往跟着车子往前开了一半才发现“闯红灯”了。
因此,我们小组就想设计一款磁感应红绿灯。在车道两边加装交通灯,车身上安装铁块。当汽车进入感应区时,以“磁铁感应”的方式,让车道旁的红绿灯感应发光,与十字路口立柱上的交通灯同步显示,司机可以作出相应反应,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率。当汽车过了斑马线,车道上的红绿灯熄灭,这样也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在制作模型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工程线路和焊接,因此还特地请教了爸爸单位里的高级工程师,共同解决了这一疑难问题。还有一次因为电流太大,感应灯被烧毁了,亮不起来了。那个时候我们很灰心,因为再做一排感应灯要很长时间。后来我们没办法了,只能再做一排感应灯,然后把电路改装,把电流调小,然后再次实验,终于没问题了。
试验成功后,我们还在思考如何继续改进。如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借鉴公园里道路两边的射灯原理,可以将车道旁的交通灯埋到地下,减少路面占用面积;交通灯上面使用钢化玻璃,防止被汽车碾压损坏;如何让这款产品能够更加节约成本,并且,在车子临近路口时,能提示红绿灯剩余的时间长度。
自循环生态缸
四(2)班林渲力
指导老师廖文娱
二年级时,第一次在阿婆家的农场看到蛸蜞,我就爱不释手,直接抓了几只回家来养,没想到,这一养就一直养到了现在。
观察蛸蜞的生活习性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刚开始不知道它们食量如何,有喂多了撑死的,也有一个星期没投食给生生饿死的;我发现它们喜欢自相残杀,但是再生能力也是超乎寻常,只是断肢再生后,钳子会比原来的小。
三年级做“家庭实验室”课题时,我毫不犹疑地选了“生态缸”项目,我对生物真是太喜爱了。
可惜蛸蜞没能进生态缸,我怕它的习性会让它自取灭亡。
在建设“生态缸”时,我选了几株“生产者”——植物,“消费者”——虾、螺蛳,还有石头、水这些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在构架小型生态链问题上,我是慢慢增加新物种的,以调试每样物种的数量。比如刚开始,大虾放得多了,小虾就被吃光了,我就又放了“鱼”——它是大虾的克星!
目前,我的“生态缸”基本实现自循环状态,其实观察、调试、实验是个很漫长的过程,我还会尝试再增加新物种。
全媒体记者燕平
责编余炳连
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