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已是高周转,我们再也回不到马车时
上个月底,我参加了在大连举办的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科学发展大会。
在论坛对话中,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柴强博士对我在演讲中提出的“年,20强房企将占据市场份额的60%以上”的观点提出疑虑,他认为企业高度垄断不一定是好事。
柴博士是我很尊敬的领导,我也很愿意听到来自行业内外不同的声音,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士不在少数。
在嘉宾对话时,主持人、房协苗会长给了听众提问的机会。
有一位中小房企的代表也不赞同行业集中度过高:“市场都给大房企抢走了,中小房企怎么活?市场不应该只剩下大房企”。
我很理解中小房企代表的心情,也很理解柴博士的担忧。
我的回答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这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只是在揭示未来的一个市场趋势,不论好坏,它都将是必然发生的”。
01
逃不开的行业垄断趋势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残酷竞争的结果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终导致寡头垄断。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行业寡头垄断也随着市场竞争出现同样的趋势和结果。
看看当年的电视机行业,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液晶电视,不过30多年的竞争,10大品牌就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2.5%。
今年上半年,上汽、比亚迪、长城、广汽、长安五家公司营收合计.24亿元,占23家整车上市公司总营收的81.99%,相比去年同期前五家总营收占比79.78%,又提高了2.21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上半年净利润排名前五的上汽、广汽、长城、长安、宇通客车合计实现净利润.17亿元,占23家整车公司总净利润的98.95%。
其它整车上市公司要么处于亏损边缘,要么已在亏损之中,最终,行业将只剩下寡头。
从全球来看,三星、苹果、华为、小米等六大手机品牌的市占率持续上升,年全年高达64%,年第一季度继续上升至68%。
国内手机市场的集中现象更加明显。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去年TOP5合计份额达到71.3%,较年的56.2%提高了15.1个百分点。第二梯队(6-10位)的厂商份额受挤压的情况最为明显,年出货量合计份额为14.2%,年则下降至9.3%。
如果不能跑进第一梯队,被挤压出局将不可避免,市场不会因为同情而豁免体弱掉队者。
看看市场竞争充分的行业,哪一个行业集中度不是在不断提升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背后,资本的作用尤为关键。
今年上半年,23家整车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和为.84亿元,其中,仅上汽集团一家就投入61.65亿元,占比32%,未来行业排名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也是没有悬念的。
欧盟委员会公布的年产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大众汽车研发投入高达亿欧元,全球居首,随后依次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三星电子、英特尔、华为、苹果。
有超凡的资本投入,未来产品创新力、市场竞争力、行业集中度可想而知。
中国智能手机经历全球洗牌期,一线品牌竞争加剧,二三线品牌面临生存危机。
强者更强,只有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才能最终留得下来。
房地产行业市场集中度同样也在快速提升着。
今年1-7月,前20强房企的市场份额比去年底又提升了7.6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平均增速比前两年更高。
到年,即使整个市场蛋糕还在增长,20强房企哪怕保持比今年以来低20个百分点的增速,也可以占据市场份额的60%以上。
房地产行业集中度的加速提升,来自于所有的资源(客户、金融、政府、供应商)都向大房企集中,特别是资本。
与资本的杠杆作用相当,高周转同样是时代标签。
02
高周转的时代早已降临
全社会早已进入高周转时代。
现在的90后00后几乎无法想象当年60后70后工作的慢节奏。
那时候,人们出差开会坐的是绿皮火车,晃晃悠悠一天一夜达到目的地,目的地常常临近风景区,开会之余,还可以借机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那时候,没有手机、BP机,没有出差途中的领导指令,不需要临时变更行程、计划,有大把的富余时间自由支配。
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KPI考核,每天工作就是完成任务,下了班都是自己的时间。
那时候,坐车是在观赏,看书是在享受,只有开会干活的时候才是工作。
现在,飞机、高铁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手机邮件不停地下达最新的指令任务,除了吃饭睡觉,很多人几乎没有闲暇甚至恋爱时间。
慢节奏、“漫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从孩童开始,“不输在起跑线”让他们必须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从上学开始,各种考试接二连三、排名竞争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从职场开始,指标任务KPI永远都在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投入全身心依然还嫌不够。
从退休开始,很多人继续一场新的战斗。
韩国老年人可能不能歇息而被迫继续挣钱以养活自己,香港人其实早已如此。
日本将要进入永不退休时代,约23%的65岁以上老人还在继续工作,超过了美国的19%。
现在急流勇退的国人是幸福的,他们的退休工资甚至比很多职场人士还多,他们虽然也有烦恼,但至少能够享受“漫生活”了。
人类社会的高周转恰恰是商业社会的高周转推动的。
高周转是一种病态?
高周转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就像技术一样,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比如高铁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到达目的地,马车却可以让人们享受沿路风光,未来的胶囊超铁更是追赶飞机的极致速度,让整个社会的节奏加倍提速。
人们可以跑得更快,只要你愿意自讨苦吃、刻苦训练。
企业要跑得更快,却是迫不得已,因为高周转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杀手锏。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周转模式呢?
高周转模式反映的是投资效率。
经典的杜邦公式已经告诉我们,用于投资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销售净利润×周转效率×杠杆水平。
高周转就是其中的周转效率,周转速度快可以使资产收益率倍增,周转速度慢将降低资产收益率。
就好比通过采用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汽车,要比手工制造老爷车的生产效率更高,投资回报率当然也就更高。
我们已经进入资本驱动的时代,高周转模式就是资本投资效率的极致追求。
03
快节奏的奔跑需要平衡
房地产行业就是资本密集型行业。
房企加速奔跑既是生死存亡的极限挑战,也是资本驱动的必然结果。
加速奔跑就势必继续追求规模,追求规模就势必高杠杆。与此同时,企业还必须坚持高周转。
凡是实施高杠杆、高周转模式的企业,发展速度就更快。
在市场垄断格局尚未稳定之前,高周转模式就是“剩者为王”的F1赛车逻辑。
显然,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行业集中会以加速度的形式继续下去,而且到达高寡占时代的时间不会持续很久。
放弃高周转模式,就几乎等于放弃比赛。
既然已经在这个赛道上了,难道不跑完全程吗?
也有不少人质疑目前的高周转模式。
对于高周转,很多业内人士似乎已是“谈虎色变”。
问题的关键是,人们似乎认为:“快”与“好”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大家担心的是高周转会影响产品品质。
显然这是一个问题。
老话常说:“慢工出细活”。
但是,铁杵磨出来的针不会比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针更好。
作业做得慢的孩子很难成为优等生。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开得慢了反而要受到处罚,因为可能更不安全。
有些项目拖成了烂尾,或许再也不能通过质量验收、合格交付,最终只能炸掉。
慢不一定就是好。
高周转与高品质并非完全对立的矛盾体,高周转并不必然是低品质的,低周转也并不一定与高品质划等号。
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远高于车工铣工,而且生产精度更高;黄包车既跑得慢,也无法与小汽车的舒适性相提并论。
也有朋友问:高周转的极限能有多“高”?是不是有安全边界?
道路通行效率不仅取决于汽车本身速度,还取决于道路容量,更取决于道路管理技术。
比如,企业自身的施工组织能力和施工作业标准就像是汽车本身的驾驶性能,国家规定设计规范、质量标准、工艺技术就像是交通道路容量,政府部门规定的建设工程审批流程和监督机制就像是道路管理技术,三者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实现行车效率和安全保障的“既快又稳”。
当然,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成立都是有充分必要条件的,实现商业目标的路径设计必须满足可达性要求。
高周转模式的基础同样在于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用技术提升效率,用理念保障品质,用人才实现“均好性”。
高周转模式在强调“快”的同时,必须兼顾“好”的平衡。
均好性是唯一的管理逻辑,平衡记分卡是有效的管理工具。
平衡记分卡以组织的共同愿景与战略为内核,运用综合与平衡的哲学思想,将公司的愿景与战略转化为各责任部门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与学习四个维度的具体目标。
忽略了“均好性”的平衡价值,企业就难免在奔跑中失去平衡、碰撞安全隔离线。
04
价值观的优先方为正道
高周转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高周转模式既是赚辛苦钱,也是赚技术进步钱;
高周转更是赚组织效率的钱,通过优化组织流程,简化办事效率,同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交管部门利用信息化技术管理红绿灯,可以大大提升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和城市运营效益。
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市场管制,同样可以大幅提高全社会的组织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房企高周转模式的核心是快速回笼现金流,用回笼的资金进行再投资。
建设项目的施工周期是有经济规律和强制标准的,违规作业的抢工期不是正确的高周转模式。
缩短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才是关键。
如果能够尽早摸清地块状况,争取在取得土地之前完成产品的大部分设计工作甚至取得勘探资料,拿地后,再进一步完善优化设计,就有可能早日开工,尽快达成预售条件,实现提前开盘、回笼。
但是,这需要企业先行投入资金开展设计工作,如果地块最终没有拿到,设计费就打水漂了。
高周转也好,慢节奏也罢,都是为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的。
更何况,我们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应当品质当先、品牌至上。
我们在科学发展大会的演讲中提到:“品牌也是双刃剑”。
品牌影响力越大,越需要小心呵护品牌形象,品牌正面影响力的放大倍数,远不及负面影响力的放大倍数,“好事不出门、恶名传千里”就是最好的写照。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瑕疵可以放大成缺陷,缺陷可以放大成隐患,隐患可以放大成事故,事故可以放大成灭顶之灾。
企业应当把品牌战略置于业务战略之前的优先级,因为只有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清楚,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做得清楚。
海底捞的培训体系之强大,使得员工可以自觉自愿地快乐服务。
比培训体系更强大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品牌战略清晰可见、简明可行。
恰如长跑选手,既要跑得快,还要跑的稳,既要平衡呼吸、步法、动作,使之标准化、规范化、习惯化,又要看清路况、脚踏实地、避免摔跤。
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优先与平衡始终是巨大的挑战和诱惑。
不过,做企业与做人一样,只有三观正确、不忘初心,再辅以大势了然、战略清晰、战术到位,才有可能在加速奔跑的同时,做到基业长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