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熬10年,南京江北或将没有对手
南京的城市发展已经走过了很多轮,最开始是城墙内自城南向北、西、东三个主要方向的扩张,这个时期不存在什么规划,单纯的就是简单粗暴的蔓延、占地,因此你会在这些区域看到不规则的道路,占地面积超大的院校、机关单位等,因为土地被不规则的大面积占用,地块和地块紧贴着,导致内部的毛细血管道路极少,只能走人的巷子倒是不少。
所以老主城及其周边的区域交通问题很难解决,没有毛细血管,要开车全部都得上主干路,那就一起堵。
但是老主城的主干路说起来是主干路,受时代的影响,老实说并不是很宽,如果放到外围的一些新城,充其量也就是次干路的水平。支路不足,主干路又不够宽,停车位又少又贵,偏偏人口多,商业多,工作就业也多,在老主城开车妥妥的大冤种。
这个时期之后,就轮到河西、仙林、江宁以及高新桥北了,最大的变化就是道路与地块的提前布局切割,所有的东西都按照现代城市的标准做出了改变。城市开始变得宽松了许多,对于开车的市民也变得非常友好,另外也有了分区规划的概念,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大学区等等,都做出了明确的划分,城市的逻辑变得较为清晰。
但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问题在于早期对于地块的切割往往过大,给人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切割过大,一方面造就了超大小区,另一方面对于行人也很不友好,一条街可能要走米以上才能找到路口,严重缺乏烟火气,单调乏味不说,是真的累,买菜要开车并不是笑话,这就是现实。
再之后,南京又开始做出了新的改变,河西南部(尤其是江东路以南,秦淮新河一侧)、大校场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这个时期最大的改变在于缩小了地块面积,玩起了小地块密路网。城市设计从对车辆友好又转向了对人友好,以人为本的理念进入到了城市规划设计当中。
小地块密路网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丰富的街区感,城市街道没有之前那么乏味了,走个-米就到下一个路口了,另外地块被切割得更加细碎,四通八达,不会轻易堵车。
但是这套逻辑也不是完全没有争议的地方,最大的问题是道路变短,站在人的角度,路变短了,车辆的行驶速度必然上不来,刚起步就到下一个红绿灯了,对于行人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但是从司机的角度来说,心情会很糟,频繁的红绿灯让行驶效率大大降低。
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江北新区成立了,其前身就是浦口新城,只是此前一直停留在图纸阶段。浦口新城的规划其实与河西、江宁、仙林都是同一时期的产物,都是大地块、大马路。规划的中央公园也和江宁的麒麟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当然最后江宁的麒麟实现了。
新区成立之后,把浦口新城推倒重来,全方面的升级,不仅做到了小地块密路网的密集铺开,在营造街区感的同时降低了车速保护了行人,还新建了横穿CBD的地下快速路环线系统,保证了低噪音环形下车行的高效性,妥妥的集大成者。除此之外,更是玩起了超大的地下7层的空间,在天际线方面,真正走向了滨江,直面长江,完成了南京这么多年来的滨江夙愿。
上图:深不见底的地下工程虽然江北CBD规划的很完美,但个人觉得某些方面规格高的离谱,如果只是单纯打造一座CBD,造景也好,玩金融也罢,其实根本用不着这么高的规格,如同用牛刀杀鸡,这不像是着急扶持江北的节奏,更像是设计团队在落实一项有关城市规划或云展方面的终极方案。远超当下的实际需要,过于复杂,过于超前。深不见底的地下工程,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有其他用途。
上图:深不见底的地下系统这也是建设多年,我们仍然看不到什么太大成果的原因,规格太高。如果大家愿意等,再等个10年,江北的地下系统能够实际发挥作用,江北的城市运转模式,其高效率与宜居性共存的特征将不是南京任何一个版块能够与之匹敌的,完全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规格,甚至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对手也不多,注意,这里说的是城市运转模式以及规模方面,指的不是经济水平。
当然,城市设计只是底层基础,未来能不能真正发达起来,还需要很多软性的东西与之匹配,人才愿意过来,资本愿意过来,产业愿意过来,大家能在这里养家糊口,发家致富才是最终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454.html